在疫情期间,多家新闻媒体援引百度指数数据进行了报道。比如,1月23日,百度指数显示武汉地区“封城”、“武汉封城”的搜索指数迅速上升,在搜索地域分布中,武汉都是排第一的城市。
比如,封城后,武汉用户搜索最多的不是“天价蔬菜”,而是“84消毒液”“体温计怎么用”“n95口罩”等自我防护关键词。同时“试剂盒”、“核酸检测”是当地用户关注的重点,这些关键词与病情确诊有关,这验证了武汉医疗资源特别是试剂盒紧张的现状。
再比如,曾经春节期间最热指数非“红包”莫属,然而今年红包热度很稳定,“口罩”则成为飙升热词。百度指数成为新闻媒体了解和报道人们疫情关注点的重要工具,有些让人意外。曾经很多人认为移动时代搜索已经不再那么重要,然而从爆发疫情后用户的关注来看,重大突发事件时,搜索依然是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互联网思维也在随之越发成熟,就像现在日常刷热榜的年轻人,未来人们的日常搜索很可能会由大数据为主导的。跟平时打发时间时的刷消息不同,在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人们不只是需要第一时间被推送实时新闻。同时更有主动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因为这种时候人们的需求是非常明朗的。而搜索则是满足主动信息获取需求的第一工具,说到底,它可以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和知识,来回答人们心中的疑问。
之前我就说过,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适应,精准的信息收集可能像看书写字的能力一样成为刚需。
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某省份运营商尝试利用大数据画像来帮助卫生部门进行潜在疫情风险定位,该文件中从武汉漫游到某省,某省漫游到武汉的用户数一目了然。
基于漫游数据,再结合号码实名制的身份信息,理论上可以对疫区漫出人员进行追踪和防控,进而降低乃至堵截疫情传播。
只要用户不扔掉手机,不关闭手机,就可以被追踪到,这里面有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运营商自然是配合监管部门进行梳理分析,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对用户大数据进行利用。
像OTA平台、网约车出行平台、共享单车、航空公司这样的平台都有各自的出行大数据,只不过比较分散,且覆盖人群和出行场景都是比较有限的,因此其大数据在疫情中的作用不像运营商或者地图的这么大。
疫情爆发后,尽量不出门的“宅”成为人们防疫的主要形式,不出门少出门,就能减少人口流动,不给社会添麻烦的同时,降低疫情传播的机会。
这时候,像盒马鲜生这样的生鲜平台,京东/淘宝/苏宁等电商平台,就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保障人们的物质需求。
口罩是防御疫情的第一武器,淘宝数据显示仅1月20日和21日两天,淘宝上已经售出8000万只口罩。
1月19日至22日期间,京东平台口罩累计售出超过1.26亿只、消毒液累计销售31万瓶,洗手液累计销售100万瓶。
仅1月22日一天,口罩的销量环比上月日均,增幅高达48倍。
各家电商平台在监测到口罩销量飙升且部分不良商家不合理提价后,均出台限价措施。
从人们关心什么,到人们去到哪里,再到人们在买什么,大数据均能给出一些洞察。而这些洞察结果会被用于决策上:有的被用于卫生监管部门的防疫决策,有的被用于个人用户的防疫教育,有的被用于媒体的直观报道呈现…
2003年非典后,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疫情监控防治体系,数据是其中的关键部分。我们每天看到的疫情通报,各地确诊、疑似、观察、接触诸多数据,都是基于一个严密的机制各地层层上报、归集和汇总而来的,这套机制的底层同样有互联网信息系统在支撑。
国家为这个防治体系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只要不存在瞒报漏报虚报的人为过失,数据的汇总是十分迅速的,发布是十分及时的,信息是十分透明的。
国家要求各地不得瞒报虚报漏报,也是想从源头上来抓数据准确性。
从中也可以看出数据对疫情防控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人们各种决策,都是基于数据,如果没有数据凭借个人经验或者主观感觉进行决策,是可能会出错的。
今天人们都在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新技术就是AI。
AI本质就是大数据应用,它不只是产生了类似于刷脸支付、语音助理这样的应用,也可对大数据进行更好地挖掘洞察。
在AI技术普及前,大数据早已存在,只不过缺乏利用,是被雪藏的富矿,如今大数据的爆发其实就是由于AI的普及。
因为AI有更强的洞察力,同时倒逼了算力的指数级提升,可以快速、准确和深度地对数据进行挖掘。
不过大数据固然很重要,然而却不是万能的。
从这次疫情中我们能看到,人,终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决定因素。
实际上,从肺炎疫情的防控来看,大数据虽然已经在扮演角色,然而依然有很多有待深挖的地方。
我们期待未来中华大地不要再有任何大的疫情,然而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不现实的,正是因为此,我们更要思考,如果有下一次疫情,或者说未来的生活中,大数据可以做什么?科技又可以做什么?
(责任编辑:代码如诗) |